春意盎然的三月,生機勃勃的高要市喜逢盛事。3月18日,中國壓鑄產業基地授牌儀式暨中國(高要)壓鑄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我市隆重舉行,我市獲頒全國首個“中國壓鑄產業基地”稱號;同時,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日本、比利時、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壓鑄行業專家與學者出席了中國(高要)壓鑄產業發展國際論,共同為高要市壓鑄產業的發展出謀獻策;活動期間,我市共有23個項目投產、33個項目動工、10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22.6億元。
面對發展的喜人形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啟江在授牌儀式上指出,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壓鑄產業已經成為高要市質量最好、發展潛力最大、市場前景最優的支柱產業之一。下一階段,我市將做大壓鑄文章,力爭到2010年全市壓鑄件產量達到全國的10%,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壓鑄產業基地和全國走向國際化。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授牌儀式上,中國鑄造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永圣代表中國鑄造協會,授予我市“中國壓鑄產業基地”稱號;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李興華代表省科技廳,授予我市“廣東省火炬計劃鋁合金壓鑄特色產業基地”稱號;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秘書長翟春泉代表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授予我市“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高要培訓基地”稱號。市領導龍啟江、武臨黔、甘雄倫分別代表我市接受了牌匾。市長武臨黔主持了授牌儀式。
肇慶市市長楊浩明在儀式上致詞。他指出,這次活動既是我國壓鑄產業行業的一次盛會,也是肇慶經濟發展的一大盛事,更是高要市堅持“工業立市”發展戰略,推進產業集聚經濟加快發展的成果。楊浩明說,現在的高要,區域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備,人文環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是肇慶經濟發展最快、最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希望高要市進一步創造更加優良的投資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政務環境、信譽環境、人文環境和法治環境,充分利用好“中國壓鑄產業基地”這一平臺,進一步加強對外經貿交流與合作,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共贏,不斷加快產業集聚經濟發展,當好肇慶發展的排頭兵。
我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啟江在會上指出,盡管是壓鑄產業的“新扎師弟”,但高要市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壓鑄產業已經成為高要市質量最好、發展潛力最大、市場前景最優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我市的扶梯梯級產品占全國市場的30%,擁有廣東最大、全國第二的汽車鑄件公司,壓鑄科技水平能叫板國際巨頭。下一階段,我市將做大壓鑄文章,堅定加快壓鑄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以這次“中國壓鑄產業基地”授牌作為新的起點,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力爭到2010年全市壓鑄件產量達到全國的10%,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壓鑄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壓鑄產業基地,推動高要壓鑄業全面走向國際化。同時,借助“中國壓鑄產業基地”這個平臺,依托精密壓鑄、五金制品、陶瓷建材這三大支柱產業的基礎,打好“金字招牌”,做活“壓鑄文章”,唱響“陶瓷好戲”,促進我市經濟快速、跨越發展。
隨著國際壓鑄業向中國轉移加速,我市緊緊抓住院這一機遇,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壓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各界人士齊聚高要,舉辦中國(高要)壓鑄產業發展國際論壇,為高要的壓鑄產業獻計獻策,推動高要壓鑄業的發展,打響高要壓鑄業的品牌。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市壓鑄產業,提高壓鑄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技術含水量,我市邀請了中國鑄造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永圣等11位人士出任我市壓鑄產業發展技術顧問,并由蔡仁秀、梁國安、關鵬、龍啟江等肇慶市和我市領導為受聘人士頒發了聘書。在儀式上,力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震高機械有限公司分別向高要市技工學校贈送了壓鑄機供學校壓鑄專業教學教育使用。
會議期間,我市一批項目分別舉行了投產、動工和簽約儀式,共有23個項目投產、33個項目動工、10個項目上臺簽約,投資總額達22.6億元。這些壓鑄產業企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引進和投產,進一步壯大了我市壓鑄產業的規模和發展后勁。
楊浩明、蔡仁秀、梁國安、關鵬等肇慶市領導,我市四套班子領導,中國鑄造協會及其壓鑄分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的有關領導和專家,省機械工程學會、省壓鑄學會、香港壓鑄學會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企業家,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省經貿委、省中小企業局、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單位的領導,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有關領導和專家,肇慶市直有關部門的領導,我市各鎮(街道)和市直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為期一天的活動。